chrome浏览器内核历史-webkit发表时间:2023-11-02 23:14 2008年,Chrome浏览器发布,使用的渲染引擎是Chromium,它是基于开源的WebKit引擎修改而来的。 WebKit引擎最初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,用于Safari浏览器。Chromium对WebKit进行了优化和扩展,提高了性能和稳定性。 webkit发展历史: 1998年,WebKit引擎的前身KHTML和KJS引擎诞生,它们是由KDE项目开发的,用于Konqueror浏览器。 2001年,苹果公司从KHTML和KJS分支出WebCore和JavaScriptCore引擎,并用于Safari浏览器。 2005年,苹果公司将WebKit引擎完全开源,并建立了WebKit项目,邀请其他开发者参与贡献。 2013年,谷歌和Opera从WebKit引擎分支出Blink引擎,并用于Chrome和Opera浏览器。 2021年,苹果公司发布了Fuchsia OS,这是一款新型操作系统,不基于Linux内核。为了适应Fuchsia OS的特点,WebKit引擎使用了一个新的渲染引擎,叫做Clank。 WebKit引擎的特点有: 高性能:WebKit引擎使用了高效的数据结构和算法,以及优化的代码和编译器技术,提高了网页的加载和渲染速度。 高兼容性:WebKit引擎遵循了W3C的标准规范,支持了HTML5、CSS3、SVG、Canvas等多种网页技术,能够正确地显示各种网页内容。 高可扩展性:WebKit引擎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接口(API),允许开发者定制和扩展浏览器的功能和特性,例如添加插件、扩展、主题等。 高可移植性:WebKit引擎使用了平台无关的抽象层,可以轻松地移植到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上,例如macOS、iOS、Linux、Windows、Android等。 |